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听着,这就是我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听着,这就是我不想生孩子的原因!


  在"丧文化"盛行的当下,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结婚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生孩子了"、"现在的人20岁就担心中年危机"的话题出现。

  焦虑情绪不仅弥漫在互联网,也充斥了现实生活。

  另外,舆论媒体关于低欲望放大化的负面报道,也导致年轻人对婚姻、生育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愿意要小孩成为一种常态。

  即便开放了全面二胎政策,也阻挡不了生育率的持续走低。

  其实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生育率整体上都呈现出下跌的趋势。

  日本早已进入"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的低欲望社会,韩国的生育率跌破了1,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也不高。

  2019年俄罗斯国情咨文强调,计划将提高生育率列为主要目标,并采取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

  俄罗斯一位HSE人口统计学家通过分析15000名受访者的数据,了解俄罗斯人的生育态度。

  他发现:对所有年龄段的女性来说,平均期望的孩子数量在2012年为2.28个,在2017年为2.15个;男性的期望值分别为2.3个和2.14个。

  也就是说,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时间内,女性的平均期望子女数大幅下降了0.13个,而男性则下降了0.16个。

  研究报告统计了参与者推迟生娃的原因。

  其中,经济是最主要的原因,约73%的女性和70%的男性认为自己的经济能力还不足以养个娃,66%的女性和69%的男性认为自己需要找到更高薪水的工作。

  住房限制是另一大原因,58%的女性和56%的男性认为,现有住所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

  其他常见原因还包括:想要"为自己生活"(49%女性和51%男性)、没有伴侣(49%女性和48%男性)、工作与育儿相结合的困难(36%女性和33%男性)、配偶希望推迟分娩(36%女性和42%男性)。

  那国内是什么情况呢?

  养孩子究竟有多贵?

  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越高。

  在欧美发达国家,为了培养孩子进入常春藤名校,父母更乐意将他们送到学费昂贵但教育资源优秀的私立学校读书。

  据称,美国普通家庭年收入为3.5万美元,而私立学校的学费及孩子的开销一年需要1.8万美元,占家庭支出的51.5%。

  现在中国的小学生,除了学校上课以外,还要上好几个培训班。如果家庭条件稍微优越一些,学钢琴、舞蹈、击剑等特长班一年便可以花掉好几万。

  这样的支出对普通中产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但现在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起跑线啊。

  Emmmm……遥想当年,小编为了去春游,跟父母讨个20块钱都要先被打一顿。

  孩子多了,房子小了

  住房限制是另一大原因。

  一般来说,人均住房面积在40m2左右最为舒适。

  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面积在40m2以上,其中美国的人均住房面积达65.03m2,英国人均49.4m2。

  而我国一线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一旦要生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孩子,许多家庭现有的居住空间将会变得非常拥挤。而换新房子有可能让经济本就拮据的家庭未来十几年都背负高额的房贷。

  可不是么,有些地方要住得起一个马桶的面积都需要奋斗好几年……

  除了房子的大小,住房位置也很重要,比如,学区房。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区房都广受家长们的欢迎。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区房代表孩子们从小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有更好的人脉圈,也能更轻松地进入顶尖名校。

  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抢购学区房,房价自然水涨船高。北京学区的一套"老破小"就卖出17万/m2的高价,甚至有人购买某重点小学旁1050万的学区地下室。

  这些有几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事件,真实地发生在一线城市里。

  "我不想生活只剩孩子"

  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养育孩子,不论对于经济还是精力,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枷锁"。

  他们希望能够"为自己而生活"。

  养孩子毕竟不是养宠物,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有了孩子以后,生活的重心随之偏离。

  多少父母为了陪伴孩子,推掉了聚会,放弃了旅游度假计划;多少父母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急得跳脚;多少父母为了孩子高考顺利,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这才是做父母的常态。

  脱单怎么这么难

  李银河在《为什么许多适龄青年不想结婚了?》中提到,上个世纪80年代,独居人口的占比为2%。2007年,大城市的独居人口已经上升到12%了。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独居人口已经上升到16%,也就是约2亿人在独居。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限制,他们难以接触到心仪的对象。不仅如此,离婚率逐年走高也是单身人口增多的原因。

  结婚率降低了,生育率也自然降低。

  除此之外,抚养孩子的压力也会使年轻男女对待婚姻和生育更加慎重。

  近年网络上流行的"丧偶式育儿"便是由于配偶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身份责任缺失导致的。

  没有配偶的支持,单独抚养孩子的人在精神上的压力也会成倍增加。

  工作和育儿难两全

  大多数职业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上班时,利用休息时间挤奶。

  胀奶不仅会引起乳房不适,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乳腺管阻塞和奶汁淤积,最后导致乳腺炎。

  除此之外,大部分职业女性会因为妊娠而影响职业发展。

  老板往往不会将重要工作交给孕期、哺乳期的员工,甚至会将她们调离原来岗位。而初为人母的女性为了重返职场也需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照顾小孩也是体力活。新生儿往往两小时就要喂奶一次,夜间哭闹也会导致父母睡眠不足。

  英国杂志《母婴》提到,从孩子出生到4个月间,年轻妈妈平均每晚睡4小时,等孩子长到18个月,他们的睡眠才能爬升到5小时。缺少睡眠让许多父母在工作上力不从心。

  低生育率的背后,是当代适龄婚育青年对养育孩子更深刻的思考。

  996的工作时长让他们无暇顾及生活以外的事情,不可企及的房价和生存压力让他们自己都透不过气来。生活的负能量也会让他们对未来感到悲观,担心孩子会因自己没能力而受到委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