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韩晓蓉
按家谱记载,安徽省舒城县七步堂的曹友平是曹操小儿子曹植的第73代孙。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跨学科研究结果让曹友平的血统多了一份科学证据。根据基因的DNA定位,他们家族与曹操有着同一个基因——O2-M268型,保存完好的家族族谱和DNA研究都表明,他们是曹操后代的可能性超过92%。
2011年12月28日,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领衔的复旦历史学和生物学联合专家组宣布定位了曹操DNA,找到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6支族群这一研究成果,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
根据现代基因反推祖先
一种叫O2-M268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是唯一在6个宣称是曹操后代的家族中显著高频出现的,且在全国汉族人中都较罕见。李辉估算该类型属于曹操的可能性是92.71%。
针对河南安阳出土曹操墓真假的讨论,复旦大学的生物学和历史学专家联手希望通过对现代人的DNA基因与墓中遗骸比对,确定曹操墓的真伪。这项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
要把曹操后人与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锁定曹操的DNA特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在全国征集曹操后人。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安徽舒城县的曹友平就是应征者之一。
DNA样本对照分析发现,一种叫O2-M268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是唯一在6个宣称是曹操后代的家族中显著高频出现的,且在全国汉族人中都较为罕见。李辉估算O2-M268属于曹操的可能性是92.71%。接下来,复旦实验室对这些重点样本进行了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证明: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会点是在1800至2000年前。
这6支族群分别位于安徽舒城和绩溪、江苏盐城、辽宁铁岭、东北东港、湖南长沙、江西南康。"6家互不相识,但是家谱上都记载是曹操后代。"李辉教授说,"这些家族共同检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染色体类型,这个比例在全国人口只占到5%左右。假定他们都是仿冒的,那么巧合概率就等于这个基因型所占人口比例的乘积,也就是5%的5次方,所以说,他们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因此在法医学上可以认定,他们是真实的曹操后代。"
检测遗骨能进一步确认
对于社会关注的DNA技术能否验证安阳曹操墓的遗骨是否属于曹操本人,李辉解释说,就技术层面看,只要保存较好,5万年内的样本都可以检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和有关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复旦课题组研究认定的这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后代,可能性超过92.7%。如何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确证,李辉教授表示,如果能对曹操的爷爷、父亲或兄弟等人的遗骨进行基因比对,DNA吻合的话,就能完全确认。遗憾的是,我国的考古研究历来只重视遗物不重视遗骨,导致遗骨大量遗失。即使被保存起来,但也可能因为保存条件不够,使得遗骨氧化后DNA被破坏,从遗传学上就失去了提取价值。
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DNA技术能否验证安阳曹操墓的遗骨属于曹操本人,李辉解释,就技术层面看,只要保存较好,5万年内的样本应该都可以检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和有关方面达成一致。
韩昇表示,此次曹氏DNA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可用现代人的基因反推历史著名人物的基因,对历史研究是一个新的突破,这比找到谁是曹操后代意义更大。
历史悬案有了破解新路
课题组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的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有误;另外,研究还表明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是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也不准确。
此次复旦大学课题组对曹操后代的追寻,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而生命科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合作,也将有助于更多历史谜团的揭开。"史学研究的终点往往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起点,生命科学研究的结果又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证据。"韩昇如是说。
韩昇介绍,在这次曹操家族DNA的研究中,课题组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的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有误;其次,民间传说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经过基因验证这两个姓氏之间也没有明确的遗传关系;另外,研究还表明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也不准确。
目前,复旦大学已经组建由遗传学和历史学共同参与的历史人类学新学科,希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历史文献研究合作,重点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演变发展的脉络展开研究,同时将继续破解传统研究无法解答的历史迷案。
复旦研究称6支曹姓家族有92%可能性为曹操后代
TAG:复旦研究称6支曹姓家族有92%可能性为曹操后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