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一号”目前状况如何?载人登月何时实现?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发展的重点和主线是什么?航天事业和民众的密切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12月29日,《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张炜解读了公众关注的多个航天热点话题。
自2006年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67次发射
201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标志的辉煌成就,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张炜介绍说,自2006年至今,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67次发射任务,把79个航天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包括74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含4颗国外研制卫星)、2颗月球探测器、2艘飞船和1个目标飞行器。
除为公众熟知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首次顺利实施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以及“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探月外,还基本建成“风云”、“海洋”、“资源”、“遥感”、“天绘”等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及已于近日正式向中国及周边部分地区提供试运行服务的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
未来5年航天发展重点有主线可循,进一步提升进入空间的能力
张炜说,未来五年中国航天的任务,包括重点和亮点,实际上是遵循了一条主线,即统筹考虑、科学部署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
要进一步提升进入空间的能力。张炜说,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后,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从9.2吨提高到2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将从5.5吨提高到14吨,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的也将是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
同时也将重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框架,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一批重大航天科技专项。
我国航天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航天事业和民众密切相关
张炜说,开展航天活动,主要还是根据国情、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度进行投入。当前,我国对航天活动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同时,航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大力发展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航天活动直接服务于社会进步。如“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自1998年投入运行以来,对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约300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的100个左右台风的监测无一遗漏,明显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投入产出效益非常显著。
航天技术的成果转化与应用,也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如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光伏产业,其关键技术是来自于空间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二次开发;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和主火炬的点火,其核心技术也是由航天技术特别是火箭发动机燃烧技术转化而来的。此外,航天技术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远程医疗等方面也有许多应用。
航天工程涉及众多科学门类,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微电子、新材料等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推动了天文学等学科发展和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应用。
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仍在积极施救,神九明年发射时间待定
对公众关心的“萤火一号”,张炜介绍说,今年11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载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内部,由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由于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俄罗斯同行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进行积极抢救,中方与俄方保持着密切联系,一有新的消息将及时向公众公布。
对于中国何时将进行自主火星探测,张炜说,中国航天正在组织开展深空探测专项论证,推进开展对太阳系行星、小行星和太阳的探测活动,论证方案中就包括探测火星的内容。
何时实现载人登月,公众十分关注。张炜说,和深空探测一样,载人登月工程方案目前正在进行论证之中,在有进一步的进展和相关消息后,将会及时告知公众。
张炜说,“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计划将于明年发射,具体时间表将在确定之后公布。
未来5年要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