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美国政府正式终止对价值800美元以下的中国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并大幅上调关税至货值120%或每件100美元(6月1日起升至200美元)。这一政策落地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商依赖的"小额豁免+T86清关"模式遭遇重创,行业面临成本激增、物流受阻、合规压力陡增的三重挑战。然而,危机中亦暗藏转机,卖家需通过供应链重构、本土化运营、多元化布局等策略破局,而海外仓模式或将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抓手。
一、政策冲击:跨境电商的"三座大山"
1. 成本压力陡增,利润空间压缩
以一件售价50美元的服装为例,新政实施后需缴纳关税及清关费用约60 - 75美元,综合成本涨幅达120% - 150%。平台被迫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翻倍,订单量断崖式下跌。Temu、SHEIN等平台已宣布涨价,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流失风险显著。
2. 物流效率暴跌,履约时效延长
T86清关模式取消后,小额包裹需改用T11或T01等标准清关流程,清关时间从3 - 5天延长至7 - 15天,甚至出现包裹滞留、销毁等极端情况。物流商已停止接收50美元以下直邮小包,依赖直邮的中小卖家面临断供风险。
3. 合规成本飙升,运营风险加剧
美国海关要求卖家提供商品及部件的详细产地信息,拆单避税、低报货值等灰色操作被严令禁止。若被查实,卖家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合规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利润,中小卖家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
二、破局之道: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型
1. 供应链重构:海外仓模式成主流,出口易海外仓助力破局
在T86小额包裹免税取消、直邮成本飙升的背景下,海外仓模式凭借其降本增效的优势,成为卖.............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049621.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