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的一场深夜空袭,把中东局势推向了一个新高点。
以色列空军,对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发动空袭。
伊朗自当日晚,也开始对以色列展开多轮导弹打击及无人机袭击,双方冲突急剧升级。
截至目前,伊朗和以色列的相互空袭,还没有任何停手的趋势。
世界屏息以待,中东是否又要回到战火纷飞的老路?
而对我们这些每天和外贸业务打交道的人来说,这场冲突,并不那么遥远。
这不仅是一场国家与国家的博弈,也是一场提醒。
曾经的朋友
历史的讽刺在于:打得最狠的两个国家,曾经是最亲密的朋友。
那时候,伊朗是巴列维王朝,亲美,世俗,钱多。
以色列刚建国,需要靠关系和资源活着。
一个有石油,一个懂技术,军事上互通有无,情报合作频繁,几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直到1979年,伊朗剧变、政体更替。
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上台,把美国称为"大撒旦",把以色列叫"小撒旦",两国彻底翻脸。
之后几十年,伊朗不停养反以势力(哈马斯、真主党),以色列又不停刺杀伊朗核科学家、炸核设施,但始终没有正面动手。
因为美国在压阵,以色列有克制,伊朗知道分寸。
这就是所谓的"敌意平衡",但过去五年,这个平衡崩了。
美国战略收缩,撤出中东焦点,没人压场了;
伊朗核计划日益接近临界点,已经不可忽视;
以色列政府极右上台,打到底成为政治正确;
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成为爆炸引线。
本质上,这不是突发事件,一个积怨四十多年的国家级仇恨,在战略节点上被默许爆发。
而爆发,就代表着中东的贸易生态就要跟着震一震。
各怀鬼胎
这不只是中东的问题。
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是一场地区间的正面对撞,它背后扯动的是全世界。............. 原文转载:https://fashion.shaoqun.com/a/2111647.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